“顱內炸彈”拆除記
——市三院神經內科成功搶救動脈瘤破裂患者紀實
徐海濤
12月6日上午,鹽都郭猛鎮(zhèn)的糜女士,突然感覺滿頭炸裂樣疼痛,后枕部疼痛明顯,呈持續(xù)性,伴頻繁嘔吐,家人發(fā)現(xiàn)這一情況后迅速將其送到市三院南院就診,顱腦CT掃描顯示蛛網膜下腔出血,雙側基底節(jié)區(qū)腔隙性埂塞,患者立刻被轉送至神經內科進行救治。
救人要緊!市三院神經內科副主任、主任醫(yī)師侍海存立刻組織科內技術骨干主治醫(yī)師沈媛、吳莉娟等醫(yī)護人員進行搶救。蛛網膜下腔出血病因中50—80%為動脈瘤破裂,再破裂出血的幾率極高,考慮到糜女士極有可能患的是腦血管疾病中最兇險的動脈瘤破裂,需要進行介入栓塞治療。經過充分的術前討論,結合患者病情體征,搶救小組立即制訂了縝密的治療方案:給予脫水降低顱內壓,降低血壓防止再出血,吸氧、抗感染、解除血管痙攣、改善神經營養(yǎng),并且積極做好動脈瘤栓塞介入治療的準備工作。
下午2點,在麻醉科、介入科醫(yī)護人員的密切配合下,侍海存主任動作嫻熟地以病人右股動脈內動脈為穿刺點,導絲導管順利一路向上伸至左側頸內動脈起始部,造影清晰地顯示出患者為寬頸動脈瘤,看似細小的動脈瘤就像一顆“核彈頭”,一旦破裂,后果不堪設想。侍主任動作輕巧地將支架通過微導管準確無誤地送到動脈瘤部位,再將微彈簧圈通過微導管送到動脈瘤腔內,一個、二個……五個彈簧圈填塞住了動脈瘤腔。2個小時后,手術順利完成,懸在醫(yī)生和家屬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在41病區(qū)全體醫(yī)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下,糜女士術后不久全身情況逐漸好轉,智力、思維、語言、肢體活動功能沒有受到任何影響,在新年即將來臨之際康復出院。